左凌大姐说:“在独臂将军里面,我父亲的手术是做得最好的,因为他遇上了白求恩大夫。”
我问她:“为什么是做得最好呢?”当了几十年医生的左凌大姐道:“你看,彭绍辉、贺炳炎这些独臂将军,他们的手臂都是在胳膊半截切断的,神经是截断的,一辈子都疼啊,老了遇到阴雨天气不吃止疼药很难挺得过去。我父亲呢?是整个右臂都摘掉了,白求恩大夫把他的肩胛骨都一块儿摘掉了,养好了,就不疼了,跟别人比他幸运多了,所以他很感激白求恩大夫。”
【资料图】
“我父亲的胳膊和肩胛骨摘下来,整整装满一个口袋,装在一个木匣子里头,埋在院子里的树底下了,肩膀的伤口,和海碗一样大……”说到这儿,左凌大姐的声音突然止住。
心中一丝颤抖,我没有继续问。我无法想象一个人身上连骨带肉摘掉整整一口袋是什么感受,而这,在那个时代居然还可以和“幸运”二字联系起来。
————摘自《国破山河在 01》之《血染飞狐口》
1938年明铺之战中负伤的左齐将军,在美国记者哈里森·福尔曼的镜头前笑得阳光灿烂
这一切仿佛便是抗战中国的缩影。从1931年到1945,整整十四年,这个东方的古国仿佛一个痛苦而庄严的精灵,用三百八十万军人的鲜血,带来一个国家的涅槃。从塞北到江南,起伏的山河是他们弓起的脊梁,而这个国家便在他们生命的献祭中重生。
1945年8月15日,当曾经猖狂一时的日寇终于宣布投降,驻防在鄂西北的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冯治安中将和千千万万人一起涌向街头,这位已经年过半百的将军竟然在人群中打起了腰鼓,直至泪流满面——七七事变时,冯治安将军正是戍守卢沟桥的三十七师师长。他的前任总司令张自忠将军为了这个时刻,早已在几年前战死沙场。我的国土我的家,血火大地上,多少同袍以身殉国,怎不令将军百感交集?
没有一个民族,需要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来换取如此起码的尊严。
然而,山河虽破碎,国家已复生,那个时刻的人们有着深沉的憧憬——中国美好的未来,就在前方。
忠诚,正义,胜利,和平,一个时代中国人那种深情的期待,直到今天当我们抚摸发黄的文卷,字里行间依然能够感同身受。
我们需要感谢这些英勇的父兄,他们曾为这个国家的独立自由而战。每当提笔写下关于这场战争的文字,我总会如实质般感到他们的目光穿过历史,仿佛在虚空中注视着今天的我们。让中国前进,让人民幸福,是我们唯一可以给他们的安慰。或许,这是中国人始终不能忘怀八十年前那场战争的重要原因。
在七七事变纪念日即将到来的时刻,山东文艺出版社的朋友带来了好消息——以2007年出版的拙作《国破山河在》为基础,经过精心增订完成的《国破山河在 01》一书已经付梓。这本书秉承了原作品综合各方史料,真实反映中国抗战的初衷,从相对微观视角剖析那场战争的各个层面。其描述内容从东北抗联密营中的战斗,到中日两军士兵在战线上的喊话,希望从最直观的角度反映这场战争带给我们的记忆。
似乎找不到宏大叙事,而事实上每个战士的目光所及,合在一起或许便是真正的宏大叙事。
2007年《国破山河在》出版后,曾经受到若干朋友的青睐,也有不同阶层的长辈或友人联系关于增订本,也就是这本书的出版,此书最终得以出版,得益于各位师友的大力支持,也期待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附录:
国破山河在 再序
《国破山河在》是一本关于抗日战争的作品,而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还多。
那一年,在日本的旧书店里,老店主库内先生拿出了一本相册,问我是否有意。价钱嘛,按照大照片五百日元一张、中照片一百日元一张、小照片五十日元一张来算。老店主说这是一名日军军官留下的,他曾经在“满洲”驻防和作战,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老物件,价格算是很合理。
价钱的确不能说不合理,但总共八百多张照片,算起来总要十万日元以上,对我一个工薪族来说,多少算是个负担。不过,我是决心买下来的。因为在翻看的一瞬间,我看到了一张令人刻骨铭心的照片——一名倒在雪地上的中国军人,年轻的面颊冻得青黑,粗壮的身体已经失去活力,鲜血正从他的嘴角和鼻孔中涌出,只有一双闪亮的眼睛,依然微微睁开,眼神中似有对这个世界无限的留恋。
那一瞬间,我的心仿佛被什么揪了一下,决心,就是那个时刻下的。
不过,价钱总还是要讲一下,店主说他会考虑一下,我也礼貌地放下相册——根据我和老先生打交道的经验,如果下个星期再来,他一定会给个折扣。至于被什么人捷足先登倒是不担心,那场战争已经结束了六十年,在日本繁华的商业街,不会有多少人记得那个时代曾经发生过什么?
然而,我们中国人忘不了啊!
返回的途中,我的脑子里满是不能忘怀的歌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吉鸿昌将军的“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黄显声将军的“报国欲死无战场”,郭汝瑰将军的“若船过吴淞口有大浪撞你的船头,便是我来看你了”。
从九一八到八一五,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一个蹒跚的东方老国,怎样从黑夜守到天亮;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在这场刻骨铭心的苦战中,有多少好男儿血洒大好河山。
那一刻,忽然泪不能抑。
我把这段感想发到了网上,结果,只一会儿功夫就有两百多条留言,声音最为驳杂的互联网世界,两百多个中国人发出的是同一个声音——把他带回来!很多朋友发来一样的留言,给一个账户,钱我来付,只要你把他,带——回——来!
那一天,下着微微的小雨,我赶去了库内先生的店里,把他带了回来。
魂兮归来,附我大纛,同归故国,在那一场战争中护卫这片国土的人们,你们的后人没有忘记。
有人问,在这个时代,还去关注这段历史,究竟有什么意义?
我想,这对很多关心这段历史的朋友,都是一个问题。真实的抗战是血肉长城,没有抗日神剧的爽快,只有以弱敌强的血染山河。
在大国复兴的时代,这种积贫积弱的历史既不堪回首,又有些远离现实。
然而,这场战争之于中国人的意义,便是信心。
那是一个我们什么都缺乏的时代,缺少钢铁,缺少粮食,缺少工业,缺少军火,缺少训练,缺少医药,唯独不缺的,是高贵和坚韧。
唯高贵,使林徽因先生说出那一句:“我的祖国在受难,我要留下来和祖国同难。”
唯坚韧,使蒋百里将军写下那一句:“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他讲和!”
若不知道这世界上有一千种苦难,你就无法读懂中国人。而他们正是从那一千种苦难中挺起身躯,为古老的中国赢得了复兴的启航。
他们是什么人?他们不是刻在纪念碑上的名字,而是我们的父兄师长,他们的血脉与我们息息相连。他们高贵而坚韧的血,就留在我们的血管里。在今天这个时代,几乎每个人都会感到压力,高速发展的社会,让很多人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崩溃。而正是这高贵而坚韧的血脉,让我们可以相信,中国人能够赢得昨天那场战争,更能赢得明天的辉煌——我们的父兄师长在那样苦难的环境中都能够坚守到胜利,今天,继承了他们血脉的我们,怎么会输?
没有中国人翻不过去的高山,没有中国人夺不下的关隘。
我们记忆这场战争,不是为了追忆过去,而是为了激励未来。
这,或许便是这本书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价值。这场让中国人痛苦而骄傲的战争,我们当永志不忘。
——写在《国破山河在》重版前夕
萨苏 2023年2月3日 于京城养疴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